2025年10月13日,中医教研室在博学楼203成功举办了一场以“脏腑辨证”教学思路的提纲的沙龙。本学期主讲《中医基础理论》的教师们正围绕这一核心章节进行集体备课,旨在提升学生对中医经典的理解与应用能力。
青年教师赵展平老师首先发言:“我认为在讲解‘肝郁脾虚’证时,可以引入一个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因学业压力导致失眠、纳差、情绪低落的案例,这样更能引起学生共鸣。”。

资深教师刘伟老师进行了补充:“但同时要强调经典原文的支撑,比如《丹溪心法》中相关的论述,要引导学生从案例回归理论,再以理论深化对案例的理解。”
一场关于如何“讲活、讲透、讲深”知识的头脑风暴就此展开。从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优化、教学难点重点的把握,到课堂互动环节的设置,大家各抒己见,力求在思想的碰撞中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案。
教研室主任张亚丽强调:“集体备课是我们保障教学质量的生命线。通过‘老’带‘新’,经验与创意融合,确保每一堂课都是精心打磨的成果。”
备课时的精益求精,课堂上的倾囊相授,评议时的坦诚相见,研讨时的思维激荡——这便是中医教研室日常活动的真实缩影。正是在这些平凡而扎实的日常中,老师们坚守着教书育人的初心,打磨着传道授业的技艺,守护着中医药学的血脉,为培养新时代的中医药英才默默耕耘,不负韶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