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电图检查作为医学院校核心医疗技术与教学内容之一,兼具临床诊疗服务、医学生技能培养与心血管疾病科研三重功能,是连接医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纽带,也是保障师生健康、推进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。
一、核心定位:心电图检查是医学生的必修内容。医学院通过“模拟操作+临床实操”模式,让学生掌握电极放置、仪器调试、报告解读等技能。
二、核心功能: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,在《诊断学》实验课中,学生以小组为单位,在标准化病人(或同学间模拟)身上完成12导联心电图操作。
三、检查流程与注意事项
1.去除上衣(女性需穿检查专用病号服),暴露胸部、手腕及脚踝,避免佩戴金属饰品;卧于检查床,粘贴电极片、连接仪器,待仪器记录30秒-1分钟后完成检查。
2.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、情绪紧张,保持平静状态(运动后需休息30分钟再检查),若正在服用心律失常相关药物(如β受体阻滞剂),需提前告知,避免影响结果判断;皮肤干燥者可能需涂抹导电膏,检查后用纸巾擦拭即可,无副作用。
四、医学教育价值
对医学院而言,心电图检查不仅是一项医疗技术,更是培养 “会操作、能解读、懂临床”的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重要载体。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检查全流程,既能强化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服务意识,也能深刻理解“基础医学(如心脏电生理)与临床医学的联系”,为后续进入医院实习、工作奠定扎实基础。
